《日本經濟新聞》10月17日刊發評論員中山淳史的文章,指出中美各自擁有著簡稱為GAFA(谷歌、亞馬遜、Facebook、蘋果)和BATH(百度、阿里、騰訊、華為)的大型IT企業,由于這種“4+4”的概括方式,總是令人想起1960年代的英國科幻電影《疊魔驚潮》(Journey to the Far Side of the Sun)。
影片中,在隔著太陽的地球正對面,發現了與地球環繞相同軌道的未知行星。但是,那里竟然是只有左右和地球相反的平行世界……
文章指出,中美并非“左右對稱”的關系。但是,隔著太平洋,處在東西相反的地點,分別擁有4家巨大IT企業,均在網絡廣告、電子商務、云計算、智能手機領域建立自主經濟圈。
文章稱,如果中美因貿易摩擦而彼此施加限制,兩國企業在各自的本土市場或將更加難以展開競爭與合作。這樣下去,像平行世界那樣隔絕的關系將逐漸成真。
最初,BATH處于模仿學習GAFA的地位。9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的馬云就是典型,馬云在20年前的創業之初采取的行動是創造“中國的亞馬遜”。
在商業的世界里,這種方式被稱為“時間差經營”、“時光機經營”。在美國流行的商業模式和服務只要過去10年,肯定將在其他國家普及。因此,可以利用這一點在自己的國家和第三國展開投資,等待開花結果。
中國是擁有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效果驚人。觀察2018財年(截至2019年3月)阿里巴巴的總交易額,規模超過90萬億日元。如果僅以單純的貨物流動來說,已經是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
那么,BATH是否永遠都是GAFA的翻版呢?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實力和可能性。尤其是馬云成功打造的阿里巴巴的綜合金融業務,囊括無現金支付、銀行、保險和信用卡,是領先于世界的服務。這也刺激到GAFA,還在日本激發起金融科技熱潮??梢夿ATH也進入了出口經營模式的時代。
文章認為,這種自主性僅從股票市場的估值來看難以理解。阿里巴巴的股票總市值為4528億美元(截至8月底,世界第7位),僅為亞馬遜(第3位)的約一半。但是,阿里巴巴上市的只是電子商務和物流服務等業務,并未包含“支付寶”。在世界上有10億用戶的支付寶是最能顯示該公司價值和個性的服務。
阿里巴巴并非“迷你亞馬遜”的理由還在于經營模式改革。阿里巴巴最近借助用于BtoC(面向消費者)和BtoB(面向法人)的交易平臺,積極涉足新創企業的培育和投資。馬云表示,如果吸引到新興電商企業,使之使用阿里巴巴的物流和結算渠道,阿里巴巴就可以不用自己親自做電商了。正在嘗試新的經營形態,機制是猶如“便利店”那樣向加盟店收取加盟費。
這種革新性和實力增長還能在其他中國企業身上看到。百度向日本、歐洲的汽車廠商提供自動駕駛平臺,提高話語權。騰訊在社交網站和游戲領域、華為在5G技術領域是巨大的存在。已經沒有人將這些企業視為山寨企業。
還有觀點指出“BATH”這種叫法本身已經過時,中國最近的熱門企業據說是TMD(字節跳動、美團點評、滴滴出行的首字母)和PKQ(拼多多、快手、趣頭條的首字母)等。將這些企業的一部分與BATH的一部分組合起來的概括方式也在媒體上變得突出,可以看出中國年輕企業不斷崛起的情形。
結果,中美企業的關系或許類似于10年前的日本車和韓國現代汽車的關系?,F代采取的戰略是,在日本企業沒有注意到的市場逐漸積蓄力量,等日本企業回過神來,現代已經逼近豐田和本田。
文章還說,中國BATH也在美國GAFA看不到的市場拓展業務,因此外界難以感受到其存在和實力。但實際上,或許可以說BATH已經成為逼近至GAFA附近的巨大存在。
教訓有兩個。其一是如果除了華為,對于中國的IT企業來說,中美摩擦有可能成為利好因素。如果平行世界化趨勢加強,這些企業今后能避免與GAFA展開激烈競爭。
另一個是日本企業。利用“時間差經營”的新創企業過去在日本也大量存在。但是,并未出現像中國BATH那樣在全球范圍取得成功、令人畏懼的企業。
文章提醒道,日本企業是否對國內的成功感到滿足?忘記了在世界最前線展開激烈競爭的開拓精神?除了人口以外,日本企業本不該遜色于中美企業。日本應該重新研究GAFA或BATH,日本企業從現在開始發起挑戰或許還不晚。
關注我們:請關注一下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掃描二維碼,公眾號:twzxjt
版權聲明:文章源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