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家公司勾結,互相“做托”,排擠競爭對手。在項目招投標領域,這種現象被稱為“串通投標”。
近日,省住建廳、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公開通報了一起這樣的典型案例。
去年11月,恩施某銀行綜合辦公業務用房施工總承包工程招標,合同估算價約3600萬元。招標信息發出后,投標企業紛紛通過省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局的交易系統,上傳相關預審材料。
發現異常!一天,交易中心的系統發出警報:南通市達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南通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兩份資格預審文件的“制作機器碼”一模一樣。
什么是“制作機器碼”?原來,和手機的IMEI一樣,每臺電腦的硬盤、CPU等都有無法修改、唯一的序列號或識別碼,即機器碼。當投標公司使用電腦制作、上傳資格預審文件時,文件上會自動標記出該臺電腦的機器碼。
機器碼一致,說明兩家公司的文件是在同一電腦上制作、提交上傳的。他們是做托、串標?還是在同一打印店電腦制作文件?“為了不冤枉好人,請聯系兩家企業解釋。”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如果兩家企業果真在同一家打印店制作文件,也可以通過檢查打印店機器碼來核實真偽。
很快,達欣公司發來了書面解釋:員工朱某制作、提交文件時,電腦故障頻繁死機,便到朋友的公司借用電腦。朱某所說的朋友,正好就是建工公司的員工。
真是巧合?調查人員很快發現,這兩家公司位于歡樂大道附近某小區同一棟樓里。達欣公司只有一臺電腦嗎?去競爭對手處借用電腦不擔心“底牌”暴露?對這些疑問,兩家公司的解釋難以令人信服。評標委員會討論確認:兩家企業涉嫌串通投標,否決其投標,并通報全省。
如此情形,并非個案。
去年5月,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在一個項目招投標中,發現3家企業投標文件出自同一臺電腦。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留有串通投標等違規的“案底”,違規企業聲譽將一落千丈,很長時間沒法再參加投標,得不償失。
關注我們:請關注一下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掃描二維碼,公眾號:twzxjt
版權聲明:文章源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處理!